混凝土結構的基本概念與試驗
發(fā)布時間:-0001年11月30日 瀏覽:113次以混凝土為主要材料制作的結構稱為混凝土結構。它包括素混凝土結構、鋼盤混凝土結構和應力混凝土結構等。素混凝土結構是指無筋或不配置受力鋼筋的混凝土結構。鋼筋混凝土結構是指配置受力普通鋼筋的混凝土結構。在鋼筋混凝土結構和構件中,鋼筋不是隨意布置的,而是根據(jù)結構構件物形式和受力特點,主要布置在其受拉部位。
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是指配置受力的預應力筋,通過張拉或其他方法建立預應力的混凝土結構。素混凝土結構由于承載力低、性質脆,很少用來做建筑工程的承力結構。我國目前的混凝土結構是以鋼筋混凝土結構為主。對于一些對變形、裂縫控制要求較高的結構,可彩預應力混凝土結構。之所以將鋼筋和混凝土結合在一起做成鋼筋混凝土結構和構件,其原因可通過下面的試驗看出。有一根未配置的鋼筋的素混凝土簡支梁,跨度量衡米,截面尺寸B*H=200mm*300mm,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20,梁的跨中作用一個集中荷載F。
對其進行破壞性試驗,結果表明,當荷載較小時,載面上的應變如同彈性材料的梁一樣,沿截面高度呈直線分布;當荷載增大使載面受拉區(qū)邊緣纖維拉應變達到混凝土搞拉極限應變時,該處的混凝土被拉裂,裂縫沿高度方向迅速開展,試件隨即發(fā)生斷裂破壞。這種破壞是突然發(fā)生的,沒有明顯的預兆。盡管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是其抗壓強度的10倍左右,但得不到充分利用,因為該試件的破壞是由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控制,破壞荷載值很小,只有8K左右。